回复方式:   回复条数 
间隔时间: 分钟
日期限制:
专属论坛:河北 
原本对专家是们是失望了的。但是今天中午,阳光总算如约而至。虽然与冬日艳阳还相去甚远,但总算可以出车了。
应最近一些朋友的要求,装车排队的空闲时间,写这个帖子。
主要说一下,刹车的调节和底盘等部位的出行前检查。并不算技术帖,只是自己积累的一些经验交流罢了。也有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拙劣的想法,欢迎大家交流讨论。有说的不好的,望前辈们指出。谢谢。
总结与点评
共有1条信息
每次出车之前都应该检查车辆,不仅为车辆的安全,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谢谢阿三哥的分享帖~~好帖玛丽来顶~~~
发表于 2016-12-23 09:22
注:该功能仅"管理员"、"版主"、"楼主"可用

回复 | 举报

1# 1#
发表于 2016-12-23 00:3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 卡车之家Android客户端
三哥我来啦!是沙发不

回复 | 举报

2# 2#
发表于 2016-12-23 00:3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 卡车之家Android客户端
学车的时候最先学会的就是调刹车……

回复 | 举报

3# 3#
发表于 2016-12-23 00:3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 卡车之家Android客户端
首先说刹车。我认为行车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刹车和方向,因为它们关乎着行车安全问题,绝对的重中之重。
制动系统包括气路和泵阀及机械部分。我们主要讲机械部分的调节。(之前也交流过气路的保养,这里就不多说了。)
作为一名职业司机,我养成了一个陋习,就是刹车必须自己调节。我认为,绝对的安全,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尤其是在一些大山区,冰雪路面,各种湿滑路面。我是不信任一些“拧到底,松几扣,拧到底,松半圈的”。尤其是旧车,他的刹车片不是整齐划一的,间隙有大有小,调整臂也不是绝对相同。调解出来的间隙便会有差距,每个车轴的刹车力度不同,一些特殊湿滑路面就会造成“刹偏”,这个玩笑是开不起的。

回复 | 举报

4# 4#
发表于 2016-12-23 00:4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 卡车之家Android客户端
如图,这个小孔,刹车间隙观测孔。(调解的时候要看下面,而不是上面。)
观察它,松或紧调整臂。可以确定自己的这个调整臂是正扣还是反扣的。

回复 | 举报

5# 5#
发表于 2016-12-23 00:4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 卡车之家Android客户端
原帖由 走南闯北的阿三 于2016-12-23 00:38 发表在 3楼
首先说刹车。我认为行车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刹车和方向,因为它们关乎着行车安全问题,绝对的重中之重。
制 ...
调刹车可不能扯淡,认真跟三哥学习

回复 | 举报

6# 6#
发表于 2016-12-23 00:4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 卡车之家Android客户端
来学习一下

回复 | 举报

7# 7#
发表于 2016-12-23 00:4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 卡车之家Android客户端
掌握好方向,调整臂紧到头,然后开始逐渐松动,可以看得到观测孔里的刹车片和制动鼓的间隙,松到微微分离即可。要近距离观察,不要把间隙松的太大,那样会影响刹车效果的。
既然不利用调整臂的螺丝扣数来掌握刹车间隙。那怎样来判断间隙是否合理呢。
通过制动室顶杆儿的行程来判断,这样更精确。用扳手或者撬棍,拨动调整臂和顶杆的交汇处,他会反馈回来一个行程。太大肯定不行,那说明间隙太大了。我一般留给它大约五公分的行程。(也可以配合观测孔的间隙。)(主车驱动轮,稍大一些。)
调节刹车的时候,为何一定要看观测孔。它可以反馈回来刹车片厚度,制动鼓磨损状况等重要信息。比如,刹车片过薄,是千万不可以调节的太紧的,他会造成控制刹车蹄片的滚轴处卡顿甚至卡死,刹车不能回位,那是极度危险的。自己调节刹车的好处,也包括时时监测刹车片及制动鼓等部位的磨损状况。一般修理工是不会比咱们自己细心的。

回复 | 举报

8# 8#
发表于 2016-12-23 00:4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 卡车之家Android客户端
明天把我那三根旧桥搞出来,月底去拉挂

回复 | 举报

有好处

回复 |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卡车之家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
来卡车之家App
卡友支招
保你买得值
分享到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