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超越无限 于 2010-12-9 13:20 编辑
2009年12月22日上午9点,苏汉伟和在自己所带的一年级10名学生照全家福时抹起了眼泪。他说:“每年只有在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的时候才会照一次相,这是他第一次和自己带的小学一年级娃娃合影,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目前,甘肃各地市按照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正在“坚决、逐步”清退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1日傍晚,王安治来到他曾经代课的学校,当年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郁郁葱葱,但他已不属于这里。王安治是渭源县黑鹰沟村的一名代课老师。今年已54岁的他从1974年就开始在当地小学代课,因为中间停了1年而不符合转正条件,在今年9月拿到600元补偿后被辞退。
2009年12月22日,三位代课老师(前排)的早餐——红枣泡茶外加自带的馍馍。1984年以前,这些老师被称为民办教师,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他们和公办老师干着同样的活,但区别在于——公办教师每月有2000元左右工资,而正值中壮年的他们三位只有可怜的220元。 2009年12月22日,赵永福在2001年获得了县里颁发的优秀教师证书。目前他在一个工地上打工。现在工资1000多块。 2009年12月22日,曾经的代课老师赵永福如今在工地上打工,每月能有1000多元钱的收入 2009年12月22日早上课间,代课老师张维荣和学生们一起晒太阳。西部山区的冬日,看不到任何光亮,气温已跌至零下10摄氏度。在山村路上,经常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小学生顶着寒风去上学。为了能跳出农门,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靠天吃饭,读书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