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方式:   回复条数 
间隔时间: 分钟
日期限制:
楼主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12:49 | 只看该作者
专属论坛:冷藏车  专用车  电动卡车 

随着市民对生鲜产品品质的要求提高以及疫情大背景下对疫苗、药品保鲜功能需求的扩大,冷藏车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冷藏车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据电车资源统计,2022年1—7月,新能源冷藏车共销售1242辆,已达到去年总销量的72%,而2021年也在2020年的基础上同比增长了246%,市场持续升温。

事实上,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市场更加细分的需求变化,新能源冷藏车也呈现出几个趋势:

1、动力类型多元化发展,燃料电池占比上升。一直以来,新能源冷藏车主要是以纯电动为主、插电式混合动力为辅,然而在2022年燃料电池的比例已经接近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比例,也就是说随着细分市场需求的变化,新能源冷藏车的动力类型不再单一发展。

2、电池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三元锂进一步减少。纵观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1-7月的数据,新能源冷藏车以磷酸铁锂为主的趋势不变,三元锂的占比则进一步减少,而在2022年燃料电池则异军突起,远远超越三元锂电池。顺应时代发展,车企开始朝着多元化技术路线发展。

3、市场需求面扩大至北京、海南。对比2020年以及2021年的数据,可以明显地发现新能源冷藏车的主销省市已经从四川、广东、重庆扩大到北京、海南、山东等省市,市场潜力需求仍有待挖掘。

4、主流车企稳大局,边缘车企齐发力。从车企来看,在吉利商用车、瑞驰新能源之外,延边国泰、广西汽车等边缘车企开始发力,且初见成效。

5、凌特、物流重卡几乎消失。从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7月的数据来看,凌特类冷藏车、物流重卡类冷藏车型在2022年前7月没有销量,主销的是轻卡、微卡、微面、海狮冷藏车车型。

6、电量多元化发展。纵观2020年、2021年、2022年1—7月的数据,随着市场需求的细分,新能源冷藏车的电量也发生了不少变化。2022年前7月销量最高的TOP3车型电量分别为54.72/38.7/41.86度,最高电量超多100度。

以下为电车资源对2022年前7月新能源冷藏车的分析:

广西汽车/北汽福田/吉利商用车居前三

2022年前7月共有超25家新能源冷藏车企业有销量,共有4家企业销量突破百辆,其中销量最高的企业为广西汽车,销量为273辆,市占比为21.98%,成都、深圳为主销城市;其次是北汽福田,销量为244辆,市占比为19.65%,其中北京占据着其91%的销量;接着是吉利商用车,销量为217辆,市占比为17.47%,成都是销量最高的城市;位列第四的是瑞驰新能源,其销量为182辆,市占比为14.65%。

位列第5—10位的车企是东风汽车集团、舜泰汽车、延边国泰、福迪制造、宇通客车、陕西汽车,销量分别为68辆、50辆、30辆、30辆、22辆、22辆。

而在2020年、2021年的数据中,吉利商用车是稳稳地占据着第一的位置,而2022年格局有所变化,吉利商用车名次有所下降,而广西汽车、北汽福田、舜泰汽车、延边国泰等开始逆袭。

显然,发力新能源冷藏车的企业不仅仅只是主流车企,边缘车企开始逐步进入这个市场参与竞争。

冷藏车以卡类车型为主 凌特、重卡市场为0

2022年前7月,所售新能源冷藏车主要以卡类为主,其中轻卡类冷藏车销量为680辆,市占比为47.85%,主销北京;微卡类冷藏车销量为478辆,市占比为33.64%,主销成都;微面销量68辆、海狮销售15辆。

而在2020年、2021年的数据中,中卡、物流重卡、凌特车型均有销量。可以看到,新能源冷藏车将聚焦于卡类车型。

北京、四川、广东销量居前三

一直以来,由于新能源冷藏车在续航、价格方面的劣势因而受市场欢迎程度不如传统冷藏车。不过近些年,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迭代与更新以及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在“双碳”战略下,新能源冷藏车逐渐成为城配企业、运输企业降本增效的不二选择。

2022年1—7月,新能源冷藏车在国内28座省市有销量。其中,TOP10城市合计销量为1138辆,占前7月新能源冷藏车92%销量,TOP3省市为北京、四川、广东,销量分别是246辆、217辆、142辆,占比依次是19.81%、17.47%、11.43%。

此外,在剩余的7个省市新能源冷藏车销量不足100辆,包括重庆、海南、山东、湖南、湖北、福建、河南。

事实上,通过2022年前7月的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冷藏车的销量分布存在“小而散”的特点,不过对比2020年、2021年的数据,新能源冷藏车不再仅限于在四川、广东等市场,海南、山东潜力慢慢被挖掘出来。

动力类型多元化发展 燃料电池占比高

在2022年前7月,所售的新能源冷藏车动力类型主要以纯电动为主,而燃料电池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比例接近。

具体来看,在销售的1242辆新能源冷藏车中有58.29%的车辆为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比例分别为21.34%、20.37%。

而在2020年,燃料电池的占比仅有11.95%;2021年,燃料电池的占比则下滑至1.56%,远远落后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三元占比为4.67% 燃料电池比例达16.01%

降本增效是企业发展的目标。随着动力电池价格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三元锂电池的占比逐渐缩小,而燃料电池的比例进一步上升。

2022年前7月,搭载磷酸铁锂的电池有932辆,占比为75.04%;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有58辆,市占比为4.67%;搭载锰酸锂蓄电池的车型有50辆,占比4.03%;而搭载锰酸锂蓄电池/燃料电池的车型有200辆,占比为16.01%,燃料电池车型占比超过三元锂电池、锰酸锂蓄电池。而据电车资源统计,在2020年、2021年搭载燃料电池的车型远远赶不上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

最后是电量方面,通过对比2020年、2021年的电量数据,新能源冷藏车的电量主要集中在 38.7—66.84度之间,适合于城际之间200km以内的续航需求。


0人参与
查看更多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分享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