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方式:   回复条数 
间隔时间: 分钟
日期限制:
楼主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23:30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很多用户对发动机保养的误区,造成车辆早期非正常磨损厂家售前服务的问题,我们用户在新车接回来以后是否能够改变自己原有的“认识”,正确使用车辆,在油品和保养上彻底抛掉原有的“经验学说
下面讲述一个大多数车主熟悉的一款发动机的故事,以此反思我们是否真正的感受知识面的不足和所走的弯路!!!

口述这段历史的作者闵老现为康明斯(中国)新兴市场部技术总顾问,在二汽工作28年,康明斯(中国)顾问闵佟博士1940年生于成都,在天津上高中时就立下志向:将来上大学一定要学汽车,学发动机。1957年他考上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并如愿以偿进入汽车专业。1995年,55岁的闵佟为提拔年轻人,以提前退休的名义自愿辞去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一职。他之前的履历是一汽4年,二汽28年。正准备在东亚大发展的康明斯听到他退休的消息后,邀请他出任康明斯东亚区工程技术总监。2008年5月,闵佟的新身份变为康明斯新兴市场部技术总顾问至今。

口述原文如下:
康明斯B系列发动机到底是行还是不行?

什么原因呢?二汽跟康明斯签订合作协议是1986年底,从1985年起做引进前的评价。为了客观公正,二汽从康明斯购买了30多台发动机做试验,本来康明斯要免费送,但二汽没要。我回来前,有两台装在二汽五吨车140上,请运输公司在襄樊和昆明做试验。结果跑了两万多公里,发动机就冒黑烟,没劲,上坡上不去,早上启动不了。
    跑试验的师傅是湖北省劳模,也是二汽的忠实支持者,他就说,“引进康明斯发动机之日,就是二汽倒霉之时。”你想想,他这么一个有经验的人对发动机做了这样的评价,这发动机还能用吗?
    厂里反响也强烈,大家又提心又害怕。因为军车就怕可靠性和耐久性有问题,当时国家明确二汽只能从B和C系列中引进一个产品,二汽选择了B系列,如果B系列出了问题,那跟谁都没法交代,所以二汽领导的压力非常大。
    那时中美间还不大了解,有不少猜忌,不敢直接打电话给我,怕访问学者的电话被监听,也不敢写信,怕被查封,于是就想让我回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但要解决二汽人的疑惑,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了。回到二汽时,我的职务是技术中心汽车设计试验室副主任,主管发动机,第一个具体任务就是对康明斯B系列发动机做引进前的技术评价。我记得当时很多人跑来跟我反映发现的问题。我说,我亲眼看到这个发动机在美国跑了50万英里(80万公里)后拆检的零件,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零件,就凭这一点,我信得过这个发动机。
    “那怎么解释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他们问。
    我说:“别着急,我们来找原因吧。”
    我们做了很多试验,把发动机拿下来到试验台上测试,130马力的功率变成了90马力。一测缸压,气缸压力很低。一拆开发动机,简直不能看:缸筒磨出了台阶,凸轮桃尖磨掉了2毫米,挺杆磨成了凹面,活塞环断成了五节……

最大的失误
    很多人都认为,康明斯发动机还不如二汽汽油机呢。我也很矛盾,因为我也没见过这种情况。于是,我们就请康明斯派人过来。康明斯派来了德国裔美国人黑格先生,他是B、C系列发动机设计阶段的设计科长和开发阶段的试验室主任,对发动机了如指掌。我在美国时跟他打过交道,相互很熟。
    他一到十堰,我就组织了发动机的设计人员和试验人员近20人开会。说实话,我们准备声讨他。我们先讲情况,讲了一大堆,有的人发言相当激烈,但他从不反驳,一直面带微笑听着,间或插一句,“Yes!Yes;Ok!Ok!”
    听完发言,他问:“我能不能看看发动机?”
    我们早有准备,带他到试验室,,指给他看拆开的发动机:“这就是你们的发动机!”还叫他摸摸缸筒,说都有台阶了。
    他对我们讲的都认可,他别的什么都不看,径直走到发动机进气管处(康明斯最早B系列发动机进气管上有个盖板)说:“请把盖板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灰和土。他用手一摸,摸出了一大层土。他说:“OK,明白了。”
    我顿时满脸通红,搞发动机这么多年,却没去看进气系统,这是我最大的失误。回到会议室,他跟我们讲:人需要好环境,空气不好,人就会生病,发动机也一样,也需要一个好环境。进气系统出了问题,这些灰尘进到发动机里,不磨损那才奇怪呢。
    他讲的道理,当时我们也不能完全接受,因为二汽汽油机也进土进灰尘,但没磨得这么厉害。他又做了些解释,发动机强化后,受力件受力大,摩擦就大,有脏东西的话,磨损会更大。
    之后,我组织技术部门开会。我说,咱们也别争论了,不管怎么说,黑格给我们指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至于为什么磨得这么严重,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我当时做了个决定:换台新发动机,先在试验室做磨合,把功率、扭矩和油耗测量好,还是装到这辆车上,还是用这个运输公司,还是由这个师傅开,但有几个条件:一是机油要按规定更换,他开了2万多公里都没换过机油;二是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要按时更换;三是如果进气系统出现损害或者漏气,立刻停车通知我们,由我们处理。我们把这些都准备好,让师傅严格按照规定做。
    你猜怎么着?到我离开二汽时,这个车跑了28万公里还没动过扳手,惟一动扳手的就是我们要求每过3000公里,把油底壳上的放油螺塞拧开,放点机油出来做化验。试验证明,发动机和动力系统都非常好。我找那个劳模司机谈过一次话,问他怎么样,他说好得很,这个发动机算是引进对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件事再次证明了应用工程的重要性。刚处理完襄樊这边,昆明那边又告急,说发动机不行了。这次我连看都没看,直接说,换,换掉就好了。
    为尽快统一思想,我们决定装上空气滤清器,先做6BT增压发动机全速全负荷1000小时试验。这种试验以前我们也做过,但没有一个汽油机能顺顺当当地做完,全下来至少需要3个多月。做康明期发动机试验时,每天运转20小时,大概用了50多天,到1986年九十月份就顺利做完了。拆开发动机,大家都惊得目瞪口呆:发动机就像新的一样,甚至缸筒上的珩磨纹都清晰可见,测量其尺寸都还在公差范围内。然后,我们开展览会,把做完试验的零件都摆出来,邀请二汽各个部门领导参观。
0人参与
查看更多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1# 1#
发表于 2010-6-22 23:36 | 只看该作者
哥哥,接着发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2# 2#
发表于 2010-6-22 23:39 | 只看该作者
这段历史很重要啊。。。。 不管干什么都需要严谨!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3# 3#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23:49 | 只看该作者
原装美国康机与国产许可证康机的差距
1986年我们还做了一件事。大概是三四月份,我带上车型室主任黄松(我离开二汽时,他接替我的工作)和搞发动机系统的汪衡量又去了美国。那时二汽已决定引进日产柴驾驶室、变速箱、前后桥,康明斯为了配合这项工作,在美国购买了这个型号的日产柴整车,换上康明斯6BT发动机做试验,从而解决了发动机和二汽将要引进的其他总成之间的动力性经济性匹配问题。
  在中国汽车的引进项目中,我认为B系列发动机是那个时期做得最好的一个。客观来讲,康明斯对二汽的帮助很大:比如在整车匹配和应用工程方面,二汽每开发一个车型,把发动机装上车后,康明斯都会派人过来,跟二汽一起做应用工程测试。
  另外,在发动机国产化过程中,康明斯也起了重要作用。康明斯对装发动机的零件有一整套标准,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货源鉴定:零件不管由谁做,包括康明斯自己做,都要经过货源鉴定。鉴定包括很多方面:如了解设计、生产情况、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样品检测,以及台架和热机试验等。
  康明斯会在批量样品中抽查零件,有的放在台架上做试验,有的在发动机上做热机试验。比如缸体,就要做2000小时热机试验,而且不是做一个,要做三个,通过试验的零件才能装到康明斯发动机上。开始还不能全装,只能装一部分,然后再用,在用的过程中再看有无其他问题,没问题就再增加,最后证明都没问题了,才可以全装。通过鉴定后若改换供应商或者供应商变更材料或生产工艺,还必须重新按照程序重做货源鉴定。
  如果完全照此办理,B系列发动机投产后,其质量水平比国内其他发动机提高就不只是一个等级。但当时的中国跟美国相比,一个较大的差别是,美国是供应商求着你,而中国是我们求着供应商。我们要求供应商按标准做,试验不过关还要重做,这样矛盾就来了:人家干吗给你做?你的需求量不大,大的话供应商还可以申请投资,所以我们遇到的现实问题是,没有产量,配套商没积极性,也没能力做。
  康明斯的货源鉴定要在中国执行就非常困难。于是我们提出了变通方法:按照康明斯的货源鉴定做,但又不是100%完全一样。变通的方法是,做到一定程度,就由专家组根据初步试验结果做技术上的判断,然后由总厂领导做决断,一边装车试用,一边继续做试验,这样既保证了国产化质量,又加快了国产化进度。
  但这种变通方式要得到康明斯的认可又非易事,因为美国人的思维方法跟我们不一样,他也不一定能体会中国g情,可以说我们当时是花了不少精力,费了不少口舌,跟康明斯国际工程负责人反复讨论,最后才达成共识。
  这其中,黑格先生起了很大作用。在国产化进程中,图纸上规定的都是美国材料标准,而中国跟美国的材料系列不同,如果全按他的图纸生产,要么你没材料,要么进口材料,要么更换材料,而更换材料出了问题咋办?为此,我们跟康明斯一起讨论。发动机的几百个零件,我们一个一个跟他谈,每谈一个,黑格凭借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都给出明确的回答:Yes / No ,或者说可以用,但还需做某某试验,我们也十分尊重他的意见。
  跟康明斯的合作,让我们学到了如何控制质量,怎样保证货源,怎样进行匹配等一整套管理方法。此外,康明斯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引入二汽:投放产品前,先对全国服务站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将备件发到各服务站。这些因素使二汽在1990年代的中国载重车市场上独树一帜,走在全行业前面。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4# 4#
发表于 2010-6-22 23: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我心飞翔于2010-6-22 23:36发表在1楼】
哥哥,接着发
广告你也爱看啊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5# 5#
发表于 2010-6-22 23:54 | 只看该作者
康明斯真的是好东西,看来还是国内给糟蹋了啊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6# 6#
发表于 2010-6-23 00:09 | 只看该作者
既然是好东西大家就要学习!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7# 7#
发表于 2010-6-23 00:1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康明斯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 8#
发表于 2010-6-23 00:49 | 只看该作者
康明斯是好发动机、但现在它在中国没有走在行业前面了,

我觉得康明斯照现在的发展,在中国总有一天会被替代的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9# 9#
发表于 2010-6-23 00:52 | 只看该作者
康明斯········一个我觉得很不错的柴油发动机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分享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