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方式:   回复条数 
间隔时间: 分钟
日期限制:
楼主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46 | 只看该作者
专属论坛:广东 
首先谈一下我的父亲吧。父亲曾经是川藏线上的汽车兵。那个时候还没有我。这些是我刚记事情的他告诉我的。
   
后来我能记事情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一直留着的那身绿色的军装和那一箱子的书。这些书也是我从能识字的时候看的第一份启蒙资料。那些书,影响最深刻的是解放军后勤部的驾驶员培训手册,和一些维修手册。包括一些发动机的书。

从这些书中,我认识了解放CA-10CA-30 东风EQ-240,跃进NJ-131,红岩,黄河,以及斯太尔,依法,IFA.吉斯,嘎斯,太拖拉,日野,五十铃,等等。尽管里面的数据,机械图我看不懂,但是我很喜欢看这些车。这个时候我的卡车情节也就产生了。

那时候,父亲开的是一辆东风140,汽油的,。而且是带拖挂的那种。不是现在的半挂车。全挂。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主车载重5吨,挂车是4吨。那个时候我刚会走路。一直想进到那辆车里面看一看。可是从来他不把我报上去。但是家里有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的那辆车的说明书,彩色的,很稀奇的,被我小时候快翻烂了。那辆车主要是从山西往我们河南拉煤。我一直叫它拉煤车。玻璃貌似是分开的。

回复 | 举报

1#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48 | 只看该作者
后来,我会说话了,会跑路了,家里面买了一辆叫井冈山的汽车。这种车估计大家很少见。以至于我刚到论坛来报道的时候来贴下自己家里的车,在网上就没有找到几张图片。贴了两张。

这辆车,给家里挣了点钱,家里的生活也开始逐渐好了起来。车的前脸像北京212.但要大很多。而且发动机我记得很清楚是扬动495.上海当年产的那种我们本地人称为50车的大拖拉机貌似用的也是这个机器。叫什么495Q还是495T来着。那本发动机手册上写的。近20年了,记不清楚了。

这辆车绿色的车身,印着江西南昌汽车制造厂。那时候冬天,父亲回家以后,要把水箱里的水给放掉。他说要不夜里会结冰,机器会冻坏。这个车里面没有收放机。父亲在上面加装了一个。家里面也多了点磁带,卡带。我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喜欢音乐的。直至十几年以后,看到一个军事节目报道的是川藏公路的汽车兵。一个开着老东风的战士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开上斯太尔。因为那辆车配有收放机。可以听音乐。路程不会太寂寞。

回复 | 举报

2#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50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看父亲修车。家里的车有什么问题了,都是他自己解决。几年后,这辆车大修,父亲借来我们叫油葫芦的拉链。把发动机抬了下来。整辆车拆的面目全非。搞了一星期多。我一直在旁边看着,闻着柴油机油的味道。很多人说很难闻。我却很喜欢这个味道。不知道大家喜欢么?那时候,我曾经问他,一辆汽车全部打散,你能装回去么。他笑着说可以。于是我便经常和小朋友们吹嘘,我父亲多么的厉害。

后来这辆车卖了,母亲也是很伤感。父亲也很沉默。没过多久。父亲又买了辆车。尽管母亲一直劝他,不要买车。跑车太累,太危险。但还是买了。

那个时候我开始上小学,那辆车很小,是北京2310,四个车轮子。听说是第一批车。我看了也是非常的泄气。家里的车怎么越来越小了呢。那时候父亲说这个车的变速器是小解放的变速器。于是我经常去蹲在地上去那个绿色的东西上去看,找到那个一汽解放的标志。这个时候心里会有一点小小的平衡。

小学四年级,父亲开始喜欢在我没事的时候开着车的时候带着我。每次他都会问我考试第几名,考了多少分。我回答第一名。父亲都会轻轻的笑一笑。而且经常问这个问题。后来我才明白父亲这句话的含义。那时候真的是第一名,大家吐口水的话,轻点啊。那个时候我们附近的火电厂买了一批卡玛兹的汽车运煤。我喜欢喊他十轮卡。后面还拖着挂车。每次这些车从我们身边超过去的时候,父亲会说还是这些车好啊。有劲,跑得快。

回复 | 举报

3#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51 | 只看该作者
中间出了一点插曲,印象很深刻。这也是父亲唯一一次的打我。腊月二十六。父亲出去了。我偷偷地摸走了他的车钥匙。自己上了车。然后进到驾驶室里面。插进去钥匙,拧了下去。车轰轰的响了,而且还往后倒退。等我下去的时候,发现下面开始冒烟了。而且在退半米,家里的房子撞上了。结果傍晚,父亲回来气得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说以后我不能再去碰车一下。后来知道起动机给烧了。那一巴掌很深刻,母亲因为这个还跟父亲吵了一架。

一年多,我再也没有机会去摸那把钥匙,父亲总是藏起来。我也不敢了。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上课。在107国道上面,喜欢听卡车的声音。于是每当后面有车声时我会猜下是什么车。而且一直沾沾自喜。其实那个时候107在我们那边大部分的车就是老解放,老东风。跃进131,东德的依法车。和那为数不多的卡玛兹。这些车的声音是很有特点的。

上初中以后,父亲开始又让我上车了。不过每次他下车时都会把钥匙收起来。我的任务就是看车。终于过年的时候,父亲没有把车直接开到家。而是开到离家里不远的一个闲置的农用机场上面。很开阔的地方,现在还经常有人在那里练习开车。父亲说,你快长大了,可以摸车了。今天教你开车吧。我当时就感觉是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迫不及待的答应了。

回复 | 举报

4#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52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父亲就开始给我讲最基础的起步,换挡,转向。而且给我讲他当年在部队是怎么学习开车的。从那个时候,我明白了什么是离合器半联动,什么叫同步器。而且在学习换挡的时候,父亲一直像我强调。换挡的时候一定要踩两脚离合器。

呵呵,关于踩两脚离合器。父亲把同步器的作用给我说了一下,而且还强调,我们的车有同步器,但是那还是要踩两次离合器换挡。关于这个大家都不应该陌生的。但是周围很多人甚至是搞汽车培训的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两脚离合器。当我练得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就会有时候偷偷地把这点给省掉。父亲都会训我一顿。他说,你一定要联系熟悉,才可以踩一脚离合器就换挡。其实当你熟练到一定程度而且对车有一定理解的时候不踩离合器也可以换挡。  然后他就给我示范了一下不踩离合器换挡。一直加到五档并减下来没有踩一下离合器。而且还没有一点异响。

整个动作很是迅速,华丽丽的。我当时就惊呆了。这一点貌似论坛有大哥学习,结果悲剧了。也就踏踏实实的练习换档了。后来父亲让我熟悉方向。就在地上给我画了一个8字,要我开车绕着走,一下子联系了一下午。车子没有助力转向。所以胳膊都酸了。但是很兴奋。
后来这一切都熟悉后,父亲从驾驶室里下去,把车给我指着前面笔直的机场跑道说,自己开一圈吧。我休息一会,就不在车上了,记住千万不要挂上上五档。别跑那么快。

然后所发生的一切就是大家都应该能想到的,一般对人有限制性的东西往往会充满诱惑,会驱使人去打破这种限制。打着车,父亲的话我就全忘了。起步,加油,换挡,一口气加到五档,油门踩到了底。感觉到巨大的风噪而且车后面开始有点飘的感觉。头脑里面完全被这种速度带来的巨大刺激所充满。直到看到尽头有一个很大的沟。

回复 | 举报

5#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53 | 只看该作者
猛地踩下了刹车。强大的加速度,将人从座椅上抛起来。两手下意识的抱着头,狠狠的撞向方向盘和挡风玻璃。呆了一分钟,下车一看,距离前面的沟只有两三米。身后是长长的黑色的刹车痕迹,和一些烧橡胶的味道。风一吹,好冷,才发现身上和手心满是汗水。还好没出事,还好父亲没在场。。。。。。

后来一有机会,父亲都会喊我去来练习车。我也期望着假期。后来这辆车不开了,父亲给我说段话:开车要会加油和转弯,该加油就加油,该转弯就打方向。过不去没路的时候就倒车。千万记住刹车的位置,学会加油,学会转弯,更要学会刹车。  这是原话,我感觉不仅仅是开车,我们很多事情不也都是这样的么,很朴素但却很有道理,我一直深深的记着。

寒暑假的时候可以跟着车跑长途。这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主要是跑到武汉。就我们父子俩。父亲一个人开车,有时他困的时候会用拳头狠狠的砸两下驾驶室的顶部。夜里父亲得休息一会,车停在路边。我就从车上下来,提着一根撬棍绕着车转着圈。看着父亲,看着我们的货物。喜欢夜里看着父亲看着,喜欢看那些亮晶晶的仪表。感觉那是那样美丽的色彩,每次看到都让人心动。

回复 | 举报

6#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54 | 只看该作者
每当修车的时候,我都会在旁边当帮手,递工具。一次发动机拉缸,也是父亲自己修的。配件需要更换,父亲写了个单子,地址给我要我去城里买配件,这也是我第一次去买配件。

后来这辆车买了。父亲说,家里有车的时候你可以随便开,都是我们自己的。出去千万不要去动别人的车。那几年家乡矿山开发,父亲去开那种红色的东风十轮自卸车了。是从安徽滁州提的车。

回复 | 举报

7#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55 | 只看该作者
再后来,我高考过后,假期在家里呆着无聊就跟父亲去跑了一次长途。从河南跑到四川,那是一辆紫色的解放前四后八的卡车。本来是高栏车的,改成了平板车。而且车厢也盖长了点。出河南过潼关,到西安后南下,记得有个叫太白的县。还记得在秦岭堵了一天的车。知道了汉中自称是小江南。走过剑门关,体会到了李白笔下的蜀道难。货到绵阳。有跑到成都,等货等了一周,父亲也陪我玩了好几天。回来的时候,车被lz查了,半夜三四点刚下高速的时候,说车超载,非法改装。车扣下,罚款5000.我一听崩溃了,结果给了100块就放行了。我很不理解的问父亲,他说这很正常的。语气中透着些许无奈。这些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吧。

上大学我所有的志愿上写的全是汽车,不服从调剂。包括工作也没有放弃这点。后来几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遇到父亲。中间父亲出发时要我在家门口的国道等他拿点东西。我等到的是一辆很长的半挂平板车,车头是红色的,东风的标志很大,车门上印着340.应该是天龙吧。

回复 | 举报

8#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56 | 只看该作者
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牵动着国人的心。一个夜里父亲打来电话说,他现在在映秀镇,从昆明运了一批救灾物质到灾区。刚卸完。白天不放行,夜里就离开了。当时我心里很是激动,感到很自豪。

转眼毕业工作了一年了。父亲依然还在跑着,母亲说父亲不能离开车。都劝他别跑了,在家休息吧。他一直说再等等。前段时间夜里九点,广州下着大雨,知道父亲在白云货场装货。给我打电话。我当时说要过去找他。他说晚上装完货就出发了,夜里也没车了。刚从内蒙古运了一车货卸下,下一站是福建。雨这么大别过来了,明天还要上班。过不了多久我会过来的。

回复 | 举报

9#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2:5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准备睡觉时,看了看论坛。突然想写个帖子发出来的的。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用自己的卡车之路,撑起了一个家庭。而且我知道在这里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普通但却伟大的父亲,日夜兼程,奔波在祖国的各条运输线上。你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支浇筑家庭的幸福。奉献给国家的运输物流。愿你们健康,平安,幸福。

回复 |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卡车之家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
来卡车之家App
卡友支招
保你买得值
分享到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