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纳闷的问题是中国目前每年真正需要的重卡有多少?盲目扩产的国家后果是什么?如果说2010年中国的重型卡车保有量在350万-400万之间都足够保证重型货运运输的话,按照每年淘汰10-15%计算,每年更换的重卡也不过在35-60万台。可能有朋友会说:老百姓买车很积极呀,你只有60万台车够卖么?卡车,如果从投资回报上看,主要指标从油耗、出勤率、完好率上体现。中国的道路现在占据物流市场超过40%的散户们是否能够达到出勤率每个月25-28天?谈不上的话如何体现卡车的效率?如果谈不上高效率,造那么多卡车做什么?放着生锈?
车卖不掉就降价,这通常是中国一贯的作风。俗话说降价容易涨价难,当你降价后会忽然发现,不行呀,成本要控制呀,简配,降低成本!这下好了,车卖出去了。可是高兴的不是车企也不是国家,高兴的是地方财政和国外的铁矿石企业了,终于迎来收钱的时候了。
都说买车的门槛低,其实国家对重卡企业的门槛自从市场经济后何尝不是门槛低!光想着地方税收、地方财政,这难道不是一个西红柿涨价的理由么?纵览中国的重卡行业,几乎是全军覆没,除了解放还有一些自主的东西外,拿来主义充斥了整个重卡行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强盛与否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一个是自己的。工信部的汽车专家们对得起中国第一代汽车人么?中国是真正的汽车强国么?
迅猛增长的卡车企业,突飞猛进的卡车大军,让中国的道路设计人员基本上目瞪口呆,怎么抓紧修都修不过卡车的增长速度,堵车与堵车几乎伴随每个卡车使用者;谁之过? |